Skip to content Skip to footer

【展覽資訊 Information】

展覽日期 Date:2022.01.05 – 2022.05.02

開放時間 Time:11:00am-1:00pm, 2:00pm-6:00pm

展覽地址 Location:光影作坊|九龍石硤尾白田街30號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L2-02

逢星期一閉館 Closed on Mondays

參觀預約:https://www.eventbrite.hk/e/238198958497

Seas and Rivers, From Danube River Project, 2005

水是人類生活的基本元素。它潤澤萬物維持生命;它運載貨物連接州陸。在香港三面環海的特殊地理,導致本地文化和經濟發展與水有着密切關係,亦是造就香港今天面貌的主要因素。

水與我們息息相關,你有嘗試去認識它嗎?

德國媒體藝術家安德烈亞斯・繆勒-波勒(Andreas Müller-Pohle)多年來透過攝影和影像媒介,研究水與人類文明的關係。2004年起,他對河流攝影感到興趣,從柏林的施普雷河開始,記錄貫穿歐洲多國的重要河流-多腦河。他運用潛水員常用的分割攝影技巧,將相機鏡頭一半放置於水底,另一半則在水面,在一個畫面中同時呈現水底和岸上的景象,像是提醒水與人類文明的關係。

繆勒-波勒途經歐洲多國,先後到多腦河的不同位置拍攝,並將採集的水質化驗結果放置到畫面中,無疑是一份多腦河的視覺研究報告。

Seas and Rivers, From Danube River Project, 2005

其後繆勒-波勒亦到過不同地方拍攝有關水的主題,例如立陶宛城市考納斯、菲律賓的巴石河、法國的蔚藍海岸里維埃拉、峇里島、以及他視為第二個家的香港。

透過繆勒-波勒的鏡頭,能清楚看到香港不同地區的水質變化,同時隱約見到岸上人類活動的痕跡。海洋和水在香港特殊的歷史和地理背景下,有着獨一無二的象徵意義,香港藝評人何慶基形容繆勒-波勒提供全新視角描繪香港,亦能體會當中的豐富內涵,「提醒我們,是什麼東西令香港如斯獨特和可愛。」相關作品亦收錄於Andreas 出版的攝影書《水光浮城》(“Hong Kong Water”)。

今次展覽中, 繆勒-波勒以影像形式呈現他多年來對於水的研習和創作。除了在世界各地拍攝的攝影作品《大海與河流》(“Seas and River”)外,亦包括一系列實驗性的影像作品,例如拍攝香港的《城門河》(“Shing Mun River”),以及菲律賓的《巴石河》(“Pasig River”),靜止的鏡頭更突顯流動中的水,是如何被人類的生產活動所影響。《隨波航行》(”Coasting”)中將鏡頭交給岸邊海浪,拍攝的角度和節奏由大自然控製,隨波逐流的命運似乎隱喻着大自然下人類的命運;《我們的海》(“Mare Nostrum”)從渡假天堂的岸邊,拍攝來自地中海的一個個看似平常的海浪,卻能在鏡頭前感受每一下正面衝擊的威力,在提醒我們那平平無奇的海浪,盛載着西方歷史上豐富的文化歷史,以及現代中動盪的政治和文明衝突。

光影作坊原定呈獻的「水的日誌- 安德烈亞斯・繆勒-波勒影像作品展」,受疫情影響和政府限制下,無法開放公眾參觀。光影作坊仍會不時介紹展覽相關資訊。如果各位有興趣,亦歡迎到攝影師的個人網站瀏覽更多他的作品和資訊。

Seas and Rivers, From Hong Kong Waters, 2010

安德烈亞斯·繆勒-波勒Andreas Müller-Pohle 

安德烈亞斯·繆勒-波勒Andreas Müller-Pohle為柏林媒體藝術家《歐洲攝影》(European Photography)雜誌及收錄維蘭·傅拉瑟(Vilém Flusser)媒體哲學家主要作品 Edition Flusser 的創辦人既出版商。他曾撰寫許多有關攝影理論的文章,並於歐洲、北美、南美及亞洲機構擔任顧問教授及講師。​​安德烈亞斯自70年代中期開始以攝影作為媒介創作並於1996年完成其首部影像作品。除了各類獨立主題的作品外,他亦參與兩項結合攝影、影像及聲音的長期計畫包括:收錄多瑙河及香港水景影像的《水的日誌》,以及於世界各地研究流動現象的《細看流動》。 

muellerpohle.net, waterimages.net, equivalence.com


浮游詩
文:謝明莊(策展人)

水是萬物之源,不僅形成地球水圈而且連結陸洲。文明因而興起,而在最古老的文化中,水是象徵生命的最佳代表(par excellence)。

安德烈亞斯·繆勒-波勒(Andreas Müller-Pohle)過去20年一直探索有關水的主題。他於2005年完成首個重要項目——《多瑙河日誌》,從水的視覺出發,以「半水底、半水面」的形式記錄這條歐洲最重要的河流。五年後他的第二個項目《水光浮城》,運用相同的概念,以分割影像呈現城市的全貌。最終,他在2017年以此風格完成第三部關於考納斯(位於立陶宛的城市)的河流景觀作品。

除了攝影外,聲音、特別是影像,均為藝術家重要的媒介。安德烈亞斯不但在香港創作影像作品,例如:《隨波航行》及《城門河》,他亦熱衷到訪其他國家如:峇里島、菲律賓以至近期的法國來創作一系列水景作品。這些影像作品現以《水的日誌》為題首次於光影作坊展出,與其多年研究的第二大專題《細看流動》相得益彰。

水的流動象徵著全球生命的步伐。兩者關係密不可分,而且建構世界的團結統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