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 Skip to footer

幽靈來自過去,屬於未來,將生於不同年代的新舊人類連結、纏繞着。

歷史不會消失。策展人盧燕珊以德希達及 Mark Fisher的鬼魂學說,以維港廿五年前那重要一天為點,將不同年代的我你他她祂它連結起來,並以三條時空間,重現攝影師和藝術家們對那歷史時刻的紀錄、回憶、想像。

第一部分的歷史見證,攝影師用相機將歷史當刻的景象和氣氛,以影像形式紀錄在感光底片上,成為大眾證據和個人印記。第二部份邀請了藝術家,從個人紀錄和歷史影像的創作中,重新演繹移交前史後事的關係。九七出生的「被詛咒的一代」,則是第三部分的主角;沒有親歷殖民和回歸的日子,他們是如何觀看這段歷史?對回歸後五十年的想像又是如何?

「永劫回歸的幽靈」中,策展人嘗試以魂在論(Hauntology),審視歷史與鬼魂是如何「詛咒」着現在和未來。

光影作坊八月呈獻,「永劫回歸的幽靈」,由盧燕珊策展,邀請了劉博智、香港新聞攝影工作者、黃冠華、祈大衛(David Clarke)、嚴瑞芳、伍又青、王中瑋、林靄怡、楊適榕、郭可文等,將個人創作在漫長歷史中的這個時間點上相遇。

永劫回歸的幽靈
2022年8月9日至9月25日

開幕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2022年8月12日,星期五,6:30pm
地點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光影作坊-九龍石硤尾白田街30號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L2-02
開放時間:       星期二至日 11:00am-1:00pm, 2:00pm-6:00pm,逢星期一休館(公眾假期除外)

分享會一:       九七凝視、香港呼召及「離散」創作
日期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22年8月14日,星期日,2:30pm
地點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九龍石硤尾白田街30號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L4-03A
嘉賓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劉博智、祈大衛(David Clarke)、余偉建
主持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李泳麒

分享會二:       被詛咒一代及其(不)可能未來?
日期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22年9月17日,星期六,2:30pm
地點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九龍石硤尾白田街30號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L4-03A
嘉賓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王中瑋、林靄怡、楊適榕、郭可文、伍又青
主持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楊德銘

網上預約及報名
開幕及分享會:https://www.eventbrite.hk/e/397021400697
參觀: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https://www.eventbrite.hk/e/397004570357

*光影作坊屬私人地方,展覽只限本坊會員預約參觀;
**展覽及相關活動,將會視乎新冠肺炎的狀況及防疫措施或有所變更,請留意本機構的網上公佈。

關於藝術家及策展人


策展執念
盧燕珊

「陰魂不肯散,必然跟歷史有關,但不會過期。」1993年德希達如是回應所謂歷史之終結,「歷史目擊者,渴望又害怕轉身歸來。」抑或惶恐於命定的永劫回歸?他說,鬼魂不會死,牠們屬於未來部份。阿爾及利亞猶太哲學家在《馬克思幽靈》中創造「魂在論」(Hauntology):魂牽夢縈,無需現身在場,而是將其嵌入概念建構自身。

野鬼遊魂三十年,在港府高官熱慶回歸廿五大典之時,馬克思的幽靈們,最終抵達歷史彼岸,於維港上空盤桓。歷史時輪,以極致螺旋式速率,上弦下弦迴轉。

Mark Fisher的英國鬼亦在此時此地徘徊往返,為那被一筆勾消的未來,復仇。金匠學院理論導師以兩極軌道活化德希達的魂在論述:不再與尚未。不再但仍奏效,虛擬潛伏的命定模式;尚未發生/誕生但已死亡──因應許不能實現,未來早已失去。那個難以名狀的東西糾纏當下,以未來亡魂姿勢提早到來。

「永劫回歸的幽靈」,意圖以影像作medium干擾介入,觸動魂魄翻身歸來。將魂在論本土化,充當三角出入口或應用界面。

展覽劏房分為三重時空通道。

1997,九七作門檻,皇冠作刺點。三重視角:他者凝視──英國新聞社皇室攝影師John Stillwell的工人手執拆廢皇徽,成為解殖官方見證;中間存有──致過去與未來飄散流離世代。劉博智數十年來紀錄全球遷徙離散,《九七街頭人像》系列展現香港某種「非比尋常」幻覺;香港人主體性──文化身份一直由大眾傳媒所建構,然而新聞攝影工作者最終成為無名共同體。新聞攝影工作者紀錄的頭版景象,由老總經手篩選,最終成為一個時代的集體回憶。然而當共同歷史敘述逐一被塗抹消失後,惟有揭開床下底,努力撿拾攝影工作者的潛意識──給這座城市留下僅存的私人情感印記。

1982<>2046,閾限之道。非地非時,快搜閃回。那些難以言喻的、歷史怪獸、無家可歸之魂,在徘徊浪蕩。兩個2017錄像:嚴瑞芳的行動表演《墜落如羽》,啟發自戴卓爾夫人經典一跌;祈大衛教授「口述歷史」計劃《1997年6月三十一日的回憶》,測試一廂情願的共謀想像。《狂喜》是伍又青死後出版的回歸攝影集,被藝評人波夫波重新發現,以顛紅之名,化身弔詭異像,正中魂在論下懷。王中瑋《( ? ≤ 2046 )》,意圖抓緊再想像無名集體的潛意識,致未來失落之幽靈。

2047,只能靠魂在之堅執。生於1997,命定為「被詛咒一代」,三位年輕創作人──林靄怡、楊適榕、郭可文,即使對英殖香港零記憶,卻承擔著靈魂之軀殼,快進直衝小城死線。未來被急速抵消,2047提早到達。五十歲「知天命」三人,以未來復古式回望香港,如何想像歷史另一彼岸?

「鬼魂,會如這場歷史運動般轉移自身。」一直糾纏德希達的馬克思,曾幾何時是不修邊幅廢青阿Karl,二十七歲起自我放逐──無國籍流亡直至葬身英倫。陰魂不肯散,Mark Fisher執念「魂在」──關乎對鬼魂之不離不棄,又或是,幽靈拒絕放棄我們。